曾伟贤:商场需要人气 舞台需要互动
曾伟贤
嘉宾简介:曾伟贤 Michael Tsang,AGC Design Ltd 董事及创办人,香港注册建筑师,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注册建筑师资格。毕业于香港大学建筑系及多伦多大学工商管理系。设计经验丰富,包括总体规划﹑建筑﹑环境空间及室内设计,项目分布于香港及内地多个城市,专长商业及影院设计,凭独特的设计触觉,屡次荣获国际及香港设计奖项,包括International Property Awards金奖及优异奖﹑香港十大杰出设计师﹑美国Chicago Athenaeum Award﹑金指环全球室内设计金奖﹑中国最成功设计奖及亚洲最具影响力设计大奖。
建筑和音乐都源于感性
做建筑设计或者音乐创作,其热爱程度对于曾伟贤来说没有多少之分,只有时间上的先后之别。自3岁开始,他就开始学弹钢琴,对音乐的兴趣也从此萌芽。少年求学,他选报了香港大学的建筑系,为如今从事建筑设计奠定了专业基础。直到在建筑师这个职业上做到稳定且小有成绩之后,“我觉得有时间,应该重拾兴趣”,所以又有了音乐人曾伟贤。
他不大认同“建筑理性,音乐感性”的说法,在他看来,建筑和音乐一样,也是感性的,创作都会有灵光乍现的那一刻。灵感通常在晚上出动,但“不知道它什么时候来,也不知道是什么,就是等它出来”。听起来很玄妙,但是他作品中的那些创意就是在某些瞬间,突然而至的。在他听音乐的时候,在他弹琴的时候,获得关于设计的灵感;在他做建筑的时候,也可能突然在脑海里流淌出音乐的灵感来。当然,所有做创意时的感性最终都需要归于理性,这种理性即是“要解决一些技术性的问题”,对于设计经验已经十分丰富的曾伟贤来说,一支好的执行团队就是技术实施的最佳保证。
在他最新完成的作品——香港将军澳Popcorn商场中,有一个电影院的设计令人印象深刻,其创意概念来源于电影在转换场景时常会用到的“漩涡”特效,电影里一有“漩涡”出现,剧中人就可以从现代回到古代,或者从当下转到回忆。电影院其实也扮演了同样的角色,让人们可以从现实世界进入电影里体验不同的人生。
近年来,曾伟贤及其团队完成的诸多影院设计元素,比如香港皇室堡戏院、德福戏院、数码港百老汇戏院、铜锣湾总统戏院等等,为他们夺得了国际国内的诸多奖项。而深圳蛇口MC L洲立影城、中影益田假日影城、百仕达MC L洲立影城等项目的成功,则把他们的优秀创意带到了内地,令他们在影院设计这一专业领域赢得了越来越多的认可。
除了电影院,商场设计亦是曾伟贤的专长。
大约五年前,在当时尚属首创之举的香港APM商场,一经推出即大获成功。APM,是AM(日)与PM(夜)的结合,意为24小时购物消费场所。而它的空间设计师就是曾伟贤。现在,他又在北京设计了另一个APM商场。
商场最重要的是人气,要能吸引消费。就像舞台剧一样,一出表演是否成功,在演出过程中就能感受到。观众是不是开心?是喜欢还是不喜欢?反应都非常直接。常常为舞台剧创作音乐或者担任现场演奏的曾伟贤,对台上台下互动性的敏感度更为深刻。“这种敏感度在帮我,当我完成了一个商场作品之后,会特别去观察大众对它的反应。”
在曾伟贤的设计理念里,“放在第一位的不是甲方,而是使用者”,因为如果一个商场没有人去逛,没有人消费,业主很快就会把原来的设计改掉,这样的设计又有何意义呢?“做商业一定要成功,才是一个好的设计。”
谈到如何用设计师的专业帮助业主获得商业上的成功时,感性的曾伟贤显现出相当理性的一面。“前期我们和招商等等多个部门都要有协商和互动,要经过很多的调查,才能定下商场的功能布局”,当商场开始运营之后,作为设计师还是会很重视招商团队的后期调查,了解各方的反应和意见,“将来我们在做下一个设计的时候,会更好地知道怎么去表达”。
找出最理想的解决办法
目前,曾伟贤所在的创智建筑师有限公司已经在北京、广州分别设立了办事处,内地的设计元素也差不多占到了公司业务总量的一半。现在他最希望多了解的,就是中国各地不同的地域文化。如同王澍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和思考,“用本地的材料去盖一些房子,我觉得这个是好的开始。”
曾伟贤评价王澍是一位真正对设计执着的设计师,而他那些创意独特的作品得以诞生,也离不开一些好的业主的支持。但不少设计师们目前不得不面临的问题是,他们觉得业主不懂设计,而业主又似乎并不太能欣赏设计师自认为的好创意。二者之间的关系总是处于矛盾、对立的状态。对于如何挖掘业主的内在需求,曾伟贤有他行之有效的沟通方法。
比如一位业主从法国旅行回来,拿着埃菲尔铁塔的照片要求设计师照此来做设计。设计师应该如何跟业主进行下一步的沟通?“我们最大的挑战就是怎么样把业主想要的,变成我们的设计。如果他喜欢巴黎铁塔,我一定不会把巴黎铁塔放进去,但是我们要了解到他真正的想法,也许他是觉得钢这种材料很美丽,或者是觉得铁塔的造型很特别。”
无论是面对个体形式的业主,还是城市规划中传统文化建筑的保护,矛盾在当时往往显得尖锐,但是曾伟贤认为,作为设计师的责任,就是找出最理想的解决办法。在内地城市建设飞速发展的进程中,关于城市的“新与旧”,旧建筑的“拆与留”之争议一直未停。谈及此,曾伟贤提到了香港在这方面的经验:保留旧建筑最有意义的地方,如果它的外立面最有特色,那么可以重新设计室内的功能布局,住宅能改造成商业空间,旧警署也能变身文物酒店,但在改造的过程中,一定要考虑到消防等现行的法规条例,并吸引公众对建筑空间的参与,在保留传统文化的基础上,把历史建筑再利用,从而创造出新的价值。
国内设计师的品牌路
在采访当天的讲座上,有一位年轻设计师问到梁景华和曾伟贤一个问题:设计师应该如何去做自己的品牌?显然在他看来,成功的设计品牌,应该向台上这两位已卓有成就的前辈看齐。设计师品牌路在何方,不仅是这一位年轻设计师的困惑,也反映了整个设计界对未来设计业发展之路的思考。
香港建筑室内业相比于内地起步更早,设计品牌的发展也更为成熟。对此,曾伟贤坚持的信念即是“一个成功的品牌,一定要先做好质量。”从国际设计大师扎哈·哈迪德、弗兰克·盖里等的历程中,其实也可以发现,他们的信念就是坚持做好质量。
谈到帮助国内打造设计品牌的几个方向,曾伟贤表示:首先,设计师要真正做好自己的本份,才可以有资格去成立品牌;其次,需要政府的支持,政府要为国内设计师多提供一些好的推广平台和发挥机会,像很多国外设计师,他们正是因为做了一些博物馆,大学等政府大型项目,从而得以最大限度地展现自己的设计才华。第三,品牌还需要媒体的推动。“设计师大多很有个性,不懂怎么展示自己,推销自己,但其实他的作品很好,只是没有人把这些作品带到全世界去让别人认识。”而在设计业发达的日本,早在20多年前就已经输出了很多建筑大师和设计大师,其中让大师们得以被世界认知的一个重要管道,就是通过本国知名的设计杂志,向全世界推广日本的设计师的他们的优秀作品。
“我觉得现在是一个好的开始,也需要大家继续努力,把国内设计师带到国际的舞台。”
记者手记:当知道此次要采访的嘉宾除了是建筑师,还有一个音乐人的身份时,颇感意外和惊喜。我们都更钟爱那些有两种或以上才华的人,因为大多数人在一个领域尚做不到优秀,所以会羡慕别人竟可以把同样长的人生,活出多种精彩。或许下一次,可以再继写一期《会做建筑的音乐家》?
免责声明:本文系酷家乐用户转载自网络,发布本文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,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