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家琨建筑设计作品:鹿野苑石刻博物馆

12-27发表
浙江 杭州

  人物简介

 

  刘家琨,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主持建筑师。主持设计的作品被选送参加德中文化年、法中文化年、荷兰NAI中国当代建筑展、俄中文化年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等多个国际展览及国内展览。曾获得亚洲建协荣誉奖、2003年中国建筑艺术奖、建筑实录中国奖、远东建筑奖、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大奖,作品被《A+U》《AV》《Area》《MADE IN CHINA》《AR》等出版,并应邀在麻省理工学院、英国皇家艺术学院、巴黎夏佑宫及中国多所大学开办讲座。

 

 

 

刘家琨

 

  作品:鹿野苑石刻博物馆

 

  地点:中国 四川成都郫县新民镇云桥村

 

  业主:湘财证券工会

 

  设计期:2001.2~2001.6

 

  施工期:2001.6~2002.7

 

  建筑设计:刘家琨, 汪伦

 

  结构设计:赵瑞祥

 

  摄影师:毕克俭

 

  施工:四川大营造工程有限公司

 

  材料:钢筋混凝土,页岩砖,卵石,青石,玻璃,钢铁

 

  基地面积:6670平方米

 

  占地面积:1037平方米

 

  建筑面积: 主体990平方米,重建草屋200平米,附属建筑200平米

 

  工程总造价:人民币320万

 

  项目介绍:

 

 

 

刘家琨作品:鹿野苑石刻博物馆

 

  博物馆用地是河滩与竹林相间的平地。主体位于其中最大的一块林间空地上。其余三块空地分别为前区停车场,露天展区,后勤附属用房。竹林成为其间的自然分隔。路径串连起各区域,沿途逐渐架起,临空穿越慈竹林并引向莲池上的入口。博物馆采用展厅环绕中庭的布局,利用建筑体块之间的间隙组织光线,展品和风景。

 

 

 

刘家琨作品:鹿野苑石刻博物馆

 

 

 

刘家琨作品:鹿野苑石刻博物馆

 

 

 

 

  博物馆藏品以石刻为主题,建筑则希望表现一部“人造石”的故事。针对当地低下的施工技术以及事后改动随意性极大的情况,采用 “框架结构、清水混凝土与页岩砖组合墙”这一特殊的混成工艺,利用组合墙内层的砖作为内模以保证混凝土浇筑的垂直度,同时成为“软衬”以应付事后的开槽改动等。整个主体部分清水混凝土外壁采用凸凹窄条模板,一是为了形成明确的肌理,增加外墙的质感和可读性,同时,粗犷而较细小的分格可以掩饰由于浇筑工艺生疏而可能带来的瑕庇。希望既满足建筑追求又解决中国的问题。

 

 

 

刘家琨作品:鹿野苑石刻博物馆

 

 

 

 

 

刘家琨作品:鹿野苑石刻博物馆

 

 

 

 

  中国的建筑项目通常事前策划不严密,事后改动随意性极大。组合墙的内壁采用砖砌抹灰,可以应付开槽,埋线,装配挂钩支架等事后改动。

 

  由于施工技术原始,难以在浇筑过程中保证墙体的垂直度,利用先砌内壁后浇外层的作法,可以将内壁墙体作为模板,易于保证垂直度。

 

  我希望寻找到一种方法 ,它既在当地是现实可行,自然恰当的,又能够真实地接近当代的建筑美学理想。

 

 

 

刘家琨作品:鹿野苑石刻博物馆

 

 

 

刘家琨作品:鹿野苑石刻博物馆

 

 

 

 

免责声明:本文系酷家乐用户转载自网络,发布本文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,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

发表评论

不如来和大家一起讨论吧?

发布

帖子标签:

帮助中心

    图片标签

    x

    自定义标签

    标签历史:

    图片描述

    操作成功 操作失败

    不通过 更新描述 通 过 推 荐